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关注学生的数学发展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14:01:07 小学数学探讨争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迪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教育活动的方式,激起了我们促进教育进步、变革教育现实的热情。它吹醒了应试教育禁锢下昏睡的头脑,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发展。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有~-J,T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应走向“生成” 
   
  由于种种原因,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设计充其量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现象。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大厅里有一根长方体木柱,底面是边长0.5米的正方形,高是6米,如果将木柱的四周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这道题时,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0.5×6×2+0.5×6×2;0.5×6×4;0.5×4×6。其中,第三种解法是教师没有预料到的,但这位教,师耐心地倾听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如果把长方体的四个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0.5×4)米,宽就是长方体的高6米,求油漆木柱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多么有创意的解法啊!学生无形中运用到六年级才学习到的侧面积的有关知识。教师紧紧抓住这个有利信息,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口头表述等方式强化这一道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呼唤“生成性”的课堂,其出发点是出于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而这恰恰为教师教学个性、教学艺术的呈现提供可贵的空间和极大的自由度,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多指向、深层次的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所思所想的契机,以及在教学推进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将教学及时调整,推向理想境界。 
   
  二、学生学习的“原创性”应被尊重 
   
  “原创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发现学习”的范畴。“原创性学习”的创造,是基于学习者最淳朴的原本想象或自身生命原始冲动的“异想天开”,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原初创造”;“原创性学习”的过程绝没有“照着别人说的去做”的痕迹,甚至也没有“寻着自己以往做过的去做”的轨迹,更难寻觅到师承或书承的脉络;“原创性学习”的结果是学习者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思维方式等构成的独一无二的框架与范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有一个小组经过讨论提出了“节省作业本的竖式”:230+46=276 
  他们激动地说:“老师,我们的竖式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的竖式比别人好,可以节省作业本,人家用五行,我们只要用三行!”面对学生的“原创性学习”,我们该怎么办?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笑眯眯地说:“这个小组的同学真聪明,发明了与众不同的竖式,了不起啊!同学们,以后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这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一生动、活泼和充满个性和智趣的过程。 
  肩负着人才培育重任的教育,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原创性学习”,其目的不是追求学生“原创”出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而是期盼学生通过经历这种“原创性学习”的过程和心理体验逐步在他们的素质层面积淀下“原创”的意识、精神、态度和情感,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和研究的领域,进行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原创性劳动”,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学生的情感、态度应被关注 
   
  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是可以量化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是不容易量化的。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新课程标准》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以往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时“附加”的任务,一旦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发生冲突,就主动让位。现在新课程将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试图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如在测量三角形内角和时,由于测量总是有误差的,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不要任意修改自己的数据。当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发生矛盾时,教师应及时地教育他们应该怎样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当有学生耻笑学困生时,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怎样彼此尊重;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教育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与态度的变化,及时处理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应当只对学生的数学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这一点在我们头脑中应打下深深的烙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607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