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4 13:18:5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
  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一) 初步感知
  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 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4)12÷4=3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4、引出课题:用倍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进一步感知
  1、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一起去看看。
  2、 出示: 跳远比
  松鼠:
  袋鼠:
  猜一猜:袋鼠跳的长度是松鼠的(    )倍。
  3、出示数据,电脑验证
  (三)自主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
  出示:爬行比赛
  蜗牛24只    毛毛虫6只;     乌龟4只。
  学生提的问题能口答的直接口答。(如求和的或者比多少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摘录:“蜗牛的只数是毛毛虫的几倍?”或“蜗牛的只数是乌龟的几倍?”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灵活应用 解决问题
  引入:闯关比赛
  1、第一关:估一估
  估一估,左边公鸡的只数是右边的几倍?
  图片出示:左边20只公鸡  右边5只
  2、第二关:“阳光伙伴”体育运动
  出示图(略)
  要求列式表示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之间有倍数关系。
  3、第三关:开启智慧大门
  出示智慧大门图
  1、提示学生:智慧大门上方有12盏灯,小朋友必须开启一些灯,而且开启的盏数与关着的有倍数关系。如开启——10盏,关着——2盏。10是2的5倍。
  要求同桌合作用彩色笔涂色,探究不同的涂色方法。
  (五)、课堂总结 深化主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备注:本课例转自温州市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4/628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