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细节显工夫 微小见风采——《认识乘法》教学片段与思考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01:30:20 小学数学片段赏析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思就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由无数的教学细节所组成,并由这些细节来实现教学目标。关注细节,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会有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一节优质的数学课,它往往是精益求精的,即在每一细节上都体现出它的独特之处。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认识乘法》的精彩课堂实录,深深感受着细节的魅力。
  一、“豪华落尽见真淳”——课本放自学
  片断:认识乘法
  师:我们再去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有8台电脑。
  生2:我是2个2个地数的,2、4、6、8,一共有8台电脑。
  生3:我是用加法算的,2+2+2+2=8。
  (师板书:2+2+2+2=8)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看课本后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自学课本,讨论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交流形成板书)
  4   ×   2  =  8
  或 2   ×   4  =  8
  ↓   ↓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堂的导入得法既可以迅速消除学生的心理杂念及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使之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境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思维,使之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
  本节课的引入过程很自然,从动物学校中引入,通过学生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拉近了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当听到“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看课本后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全班同学听。”这样的句子时,学生会发现这里似乎没有精彩可言,但这是最普通的话,表达着最直接的情感。】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活动巧设计
  片断: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徐斌老师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在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果说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那么一到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国际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曾说“数学好玩。”可是,当数学只是用数字、符号表示的时候,它是枯燥的;当数学只能用算理、方法呈现时,它是抽象的;当数学成了做不完的习题时,它又是乏味的。如此这般,数学与“好玩”似乎沾不上边。可是,本节课中,“拍手游戏”的活动,徐斌老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玩”了一把数学。这一“玩”,不仅玩出了趣味,玩出了品味,而且玩出了数学教学的真谛——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活动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又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他们感到这样的数学活动非常新鲜有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身边。】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空间多一点
  片断: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妈妈给我买了3袋铅笔,每袋都是4枝,用乘法就是
  4×3=12或3×4=12。
  生2:我家有5个人,吃饭时我拿筷子,拿了5 个2枝,用乘法是2×5=10或5×2=10。
  生3:我们教室里有3排日光灯,每排3根,用乘法是3×3=9。
  生4: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5个手指,一共有10个手指,用乘法是2×5=10
  生5:我们还有两只脚,手指和脚趾一共就是20个,4×5=20或5×4=20。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老师不由也笑了)
  【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当今的讲台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舞台,而成为师生知识、智慧共同展示的舞台。课堂上,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他们就会我们一个个接连不断地惊喜。
  学生联系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新课改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以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更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片段中,教师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学生们的表现也确实很精彩,想到了妈妈买的3袋铅笔,每袋有4枝;想到了家里有5个人,每人拿2个筷子;还想到了两只手和脚,一共是20个。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受到更好的效果。笔者相信,只要带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诚心,将课改的真实理念融化在一个个细节中,并能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83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